与港口共成长
——记集团2010年岗位技能比赛岸桥项目第一名、新世纪集装箱码头企业员工郭锋
采访郭锋时正值他的作业间隙,于是,记者有了到岸桥上看一看,亲身感受一下他工作环境的想法。新世纪集装箱码头企业技术部副经理孙宏成一边先容生产情况,一边带着记者来到53号泊位。乘着电梯,直上40米的岸桥。在这短短的几分钟时间里,记者心里一直在想这个冠军是什么样子。驾驶室的门打开了,一个干净、朝气蓬勃的小伙子站在记者的面前。说明来意后,郭锋腼腆地笑着说:“得了第一名自己很高兴,但是更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自己还有很多地方要跟着师傅(孙宏成)好好学。”
今年24岁的郭锋2006年从澳门新葡萄京开户注册毕业来到营口港从事岸桥工作已有四个年头了,初学时,他站在驾驶室里就害怕,掌握不好机械操作要领,觉得这个庞然大物是特意和他对着干,非常不适应这份工作。他曾经坐在驾驶室里发过呆、围着岸桥转过圈。但是当他面朝大海的时候,渐渐觉得眼前的困难是对他的考验,滔滔的海浪似乎正为自己加油。于是他不再灰心丧气,凭着一股不服输的韧劲,在师傅循序渐进、耐心细致的教导下,逐渐了解了机械性能。掌握了岸桥的操作规则,克服了畏高心里。针对稳钩、利用好视觉差掌握高度这两项相对困难的操作,郭锋没少下功夫,仔细研究,刻苦训练。几年下来,他已在同期学员中名列前茅。他说,现在岸桥像自己的兄弟。已经和他的生活分不开了。
去年,他参加岗位技能比赛时,由于紧张没发挥好。今年当得知集团还要组织比赛时,他被“比、学、赶、帮、超”的氛围所感染,在单位领导的重视和支撑下,利用业余时间积极练习,由于有了去年的比赛经验,比赛中,郭锋游刃有余,整个比赛下来,他觉得自己自信了许多,成熟了许多.也更加理解集团每年举办技能比赛的良苦用心了。
当郭锋拿着第一名的证书给母亲看时,他的母亲很激动,眼中泛着泪光,并一直要他懂得感恩,珍惜这份工作,好好干。他说,他能读懂母亲眼中的欣慰与自豪,这将激励他更加努力工作。几年的工作经历使他亲身经历了港口的发展变化,也使他更加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他要在大海边为港口未来的发展贡献力量,与港口共成长。
注:郭锋,男,2003年9月入澳门新葡萄京开户注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学习,2006年7月毕业。
为营口港盛开的花朵
——记集团2010年岗位技能比赛轮胎吊项目第一名、第六港务企业员工花盛开
第一眼看到花盛开,就觉得他人如其名——性格开朗,积极向上,就像阳光下盛开的花朵,清新淡雅、光彩照人。他说,爷爷为他取这个名字,就是想让他像花一样盛开。
23岁的花盛开学的是机电专业,2007年从澳门新葡萄京开户注册毕业,能够驾驶港口机械一直是他的梦想。2007年来港工作以后,积累了3年的轮胎吊驾驶经验,从学徒到师傅,他从未放松过自己,勤奋刻苦、努力钻研、扎实肯干,他每一次都能出色地完成领导交给的生产任务。同事们都评价他是一名悟性高、业务强的好驾驶员。能得到轮胎吊比赛的第一名,实至名归。
记得刚入港时,花盛开怀揣着美丽的梦想,来到驾驶轮胎吊的工作岗位上。刚开始操作的时候很紧张,总觉得视线跟不上货物,害怕出现失误,但在师傅的耐心教导和自己的勤奋努力下,很快就可以独立驾驶轮胎吊作业。俗话说:“熟能生巧”,花盛开不仅在上班时间苦练驾驶技术,就连休息的时候也在勤奋地练习。他说,轮胎吊工作有别于其它工种,作业时一定要确认周边环境、工人站位、货物的品种等问题,一定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沉着沉着、细致到位,只有苦练技能,做到人机合一,才能保证生产装卸的安全和效率。大家不仅要熟练掌握业务技能,更要做一名有素养、有学问、技术高超的专业型技能人才。
得知自己荣获比赛的第一名,花盛开显得既自信又很激动。一年的努力没有白费,去年的比赛只进了前20名,为了今年的比赛,一年365天,只要忙完工作。几乎都在练习,临比赛的前一个半月他没有回过一趟家,同事们都说花盛开有一种不服输的劲儿,心理素质好,能吃苦。在比赛过程中一直发挥很稳定,连获预赛第一名、决赛的冠军。当家人知道花盛开获得比赛冠军时,他的父亲竟然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没想到自己的儿子这么优秀。原来,他没有告诉家人,是怕爷爷、奶奶心疼自己为比赛吃了那么多的苦。花盛开不仅是名副其实的冠军,更是个孝顺的好晚辈。工作之余,花盛解雇了帮家里干一些农活,还喜欢和朋友们小聚,谈天说地、逛逛街、遨游一下网络世界。享受着友情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通过努力,花盛开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而且做得非常出色。在谈到今后的打算时,他希翼自己尽快走出冠军的光环,以崭新的姿态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去,做到不骄不躁,虚心向师傅学习,在干好生产的同时,还要继续参加比赛。他说,集团给了一个这么好的平台,让大家一线工人通过技能比赛,既展现了自己,又提高了操作技能。尽管生产任务越来越繁重,我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工作,拿出十二分的努力来回报集团和企业领导对大家的重视与关心。更要为营口港的发展、壮大增光添彩。
愿花盛开永远都是——为营口港盛开的花朵!
注:花盛开,男,2004年9月入澳门新葡萄京开户注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学习,2007年7月毕业。
技巧就是勤学苦练
——记集团2010年岗位技能比赛龙门吊项目第一名、股份固机分企业员工邰日升
今年24岁的邰日升2006年从澳门新葡萄京开户注册毕业,他是一名技术精湛、成绩稳定、综合素质较高的龙门吊司机。他在2009年的技能比赛中就获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今年更是发挥出色,勇得头魁。
采访邰日升时,他刚下夜班,带着一身疲惫来到记者面前,露出憨厚纯朴的笑容。虽然年纪不大,到今年五月他已经在港口工作整整五个年头了,从事龙门吊司机岗位也有三年半的时间。他是一个不善言谈、略显内向的小伙子,但工作起来却有一股子不服输的劲头。记得刚接触龙门吊时,他也有过一丝紧张和惧怕,但时间长了,他越发喜欢上这个“庞然大物”。学徒时,他每次上机时都虚心地跟师傅学习,下机后仔细琢磨如何稳钩、走位,细心领会每一个操作要领。正式上岗后,他更加珍惜岗位,全心全意投入到每一次装卸任务之中。熟悉他的老师傅们都说,邰日升非常懂事,工作中能吃苦,肯于钻研业务,取得第一名是他日常努力的结果。
他不仅自己的技术过硬,“传帮带”作用发挥得也非常好,他带的21名徒弟仅用不到1个月的时间就全部取得独立操作资格,创下了企业出徒最快的纪录。他带的徒弟最大的三十多岁,最小的十八九岁,虽然性格各有不同,但他都能以最大的耐心和细心对待他们,把所有的技术和经验、乃至一些操作小窍门都悉心教给他们,让他们尽快掌握技能,尽快独立操作机械,为港口生产贡献力量。
谈起技能比赛,邰日升非常谦虚,他说取得第一名没什么技巧,技巧就是多练、多琢磨。他说,集团举办技能比赛使工友们的积极性提高了很多。比赛项目设计紧密结合生产实际,大家在不断地练习和比赛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提高了技术,对心理素质的提高也起到促进作用。
邰日升还非常孝顺,每当下班时,他都会马上赶回红旗镇的家中,尽量帮助父母干活、种地。这次技能比赛得了第一名,父母非常高兴,鼓励他继续努力工作,明年再取得好成绩。
记者在采访中感受到,随着技能比赛活动的深入开展,我港员工的综合技能将提高得很快,会涌现出很多像邰日升这样的优秀员工。
注:邰日升,2003年9月入澳门新葡萄京开户注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学习,2006年7月毕业。
自信成就未来
——记集团2010年岗位技能比赛抓煤机项目第一名、华能营口港务企业员工封雷
2007年,从澳门新葡萄京开户注册毕业的封雷来到营口港,当起了一名抓煤机司机,开始了他为港口奉献青春的历程;六年后,从集团2010年岗位技能比赛上传来喜讯,封雷在抓煤机项目比赛中一路过关斩将,勇夺第一。从刚开始对抓煤机的一窍不通,满面迷惘,到今天站在这个项目的最高领奖台上,封雷凭着智慧与固执,迈入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个荣誉殿堂。在鲜花和掌声的背后,有成功的喜悦,也有百炼成钢的千般不易,个中滋味只有封雷自己最清楚。
由于当时港内的抓煤机数量少,他们这批学员人又多,所以只能7、8个人练一台车,摸车的机会自然不多,大部分时间是在看老司机干活。没有师傅带,他们只能自己练。封雷非常珍惜每个练车的机会,在自己操作遇到难题时,他主动向老师傅请教,与工友们交流。他说:“操作抓煤机,控制抓斗是难点。抓斗360度旋转,快了不好控制,如果慢了又会影响效率。”在“稳”和“快”中,他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只有做到鱼和熊掌兼得,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抓煤机司机。为控制好抓斗,他除了白天练习外,晚上回到家里也在琢磨。因为满脑子都是控制抓斗的问题,甚至连晚上睡觉也会梦到自己在机上操作。那时,大家为了早日上岗,白天练、晚上练。有时晚上实在累了就靠在一起打个盹儿,清醒后接着练。回忆起那段日子,封雷记忆犹新,感慨万千。
半年后,经过严格的考核,他正式上岗了。起初,他也遇到了作业速度慢、出现刮碰等问题。但是他并没有灰心,凭借此前打下的扎实基本功,很快适应了作业节奏。他说,在作业中,大臂、小臂、抓斗加上旋转,几项配合好,作业效率自然就高。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日积月累,封雷的操作经验不断增加,操作手法也更加成熟了,如今已经能够做到控制自如的地步了。封雷把自己成功的诀窍归纳为看、练、想、问四个字。其实,这看似平常的四个字可以应用到很多领域,只要用心去做,又有什么困难解决不了呢?
谈到技能比赛,他说,熟练掌握操作技能以后,比赛往往就是凭感觉,这“感觉”二字其实也是经验和技术的高度统一。在去年的岗位技能比赛中他没有发挥出实际水平,得了第三名。这在很多人眼里已经很不错了,但封雷却不满意,因为他相信自己的实力。在今年的比赛中,他一路高歌猛进获得第一名。封雷坦言。今年自己就冲着第一去的。这不是年少的轻狂,而是一种自信,一种营口港人共同拥有的自信,从这股自信中,大家分明看到了港口的未来和希翼。
注:封雷,男,2005年9月入澳门新葡萄京开户注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学习,2007年7月毕业。
多年求索 一朝梦圆
——记集团2010年岗位技能比赛16吨门机项目第一名、股份固机分企业员工关振泽
2006年,从澳门新葡萄京开户注册刚刚走出校门的关振泽来到了营口港。站在林立的门机下,在农机校学习汽车运用与维修的他,打心眼儿里喜欢这些大家伙。巧的是,他被分配到了固机队,当起了门机司机。由于机械有相通之处,具有较好基础的关振泽对于门机操作更易接受。
学徒生涯并不如想象的那么美好,一段新鲜期过后,重复成为关振泽每天的主题。日复一日,变幅、旋转、起落钩,三个动作成了他人生的全部。白天,跟着师傅上机。眼里看着,心里记着,口里念着,师傅的每一个动作都深深地刻在他的脑海中。晚上,躺在床上,他就像放影片一样,将每个动作过了一遍又一遍。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一年。
出徒后,关振泽开始了独立作业。由于学徒时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实际操作对他来说更是得心应手。即使这样,他也有不顺的时候,最初在作业散粮时,他有些胆怯,生怕手上控制不好,将货物倒入海中,造成货损。看到老司机作业不但稳,而且效率高,他非常羡慕,私下里,他主动请教,虚心学习,想方设法将操作要领学到手。善于琢磨,肯于动脑的他,经过长期的积累,练就了一套熟练的操作手法,面对各货种,他都能应付自如。
去年的岗位技能比赛是令关振泽难忘而又遗憾的一次,由于心情紧张影响了发挥。他只得了个第六名。参加表彰大会后,他暗下决心:再练一年,明年见晓。一年来。他把日常作业当成了比赛,针对薄弱环节,勤学苦练。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今年的比赛,关振泽给自己定了一个从没对别人说过的目标,那就是“冠军”。从比赛一开始,关振泽就保持了良好的状态,控制住了紧张的情绪,所有动作一气呵成。由于发挥出色,他高质量地完成了各环节,最终圆了自己的一个“冠军”梦。
脚踏实地,躬身前行。关振泽用勤学苦练赢得了荣誉。也赢得了敬重。他常说,作为年轻人,要学习,更要会学习,要在学习中提高自己,在提高中成就自己,我要把自己掌握的技能全部运用到港口生产中去,回报港口,为港口创造出更大的效益。
注:关振泽,男,2003年9月入澳门新葡萄京开户注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学习,2006年7月毕业。
心怀感恩 回报港口
——记集团2010年岗位技能比赛25吨门机项目第一名、股份固机分企业员工张家森
一身整洁的海蓝色工作服。戴副黑框眼镜,走起路来实稳健,讲起话来较为腼腆的年轻人就是今年岗位技能比赛25吨门机项目的“武”状元张家森。
2006年从澳门新葡萄京开户注册毕业的张家森,至今已经驾驶门机4年有余。从一个曾经打过退堂鼓的“菜鸟”蜕变成如今的“武”林高手,其中的辛苦和付出只有他自己最清楚。他说,让他不断奋斗的动力是来自亲人和领导的鼓励,是心中的一份感恩之情,更是源于对岗位的一份热爱和责任。
张家森说:“自己是一个有点‘笨’的人。做事情总是‘慢热’。”学徒那会儿的张家森对操作如此高大的机械设备总有些“怯场”。从驾驶室向下望去货物显得是那么渺小,要操纵这样一个“大家伙”并精确地装卸货物谈何容易。他怕作业过程中伤了人,怕货物因自己的失误而受损,怕作业效率慢拖了班组的后腿……实习的前几个月,张家森忧心忡忡。总想着放弃,他感觉自己不是干这行的“料”。当他对家人说出自己的想法时,阅历丰富的奶奶给了他最多的鼓励。奶奶说:“家森啊,现在工作多难找啊,如今你有这么好的机会能到港里实习锻炼,你要把握住啊。奶奶相信你能行。”亲人鼓舞的话语,殷切的希翼。让张家森重新鼓起了战胜困难的勇气,他暗暗地在心里说:我要搏一回,证明给自己看。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下定决心要干出成绩的张家森虚心向师傅求教,向技术熟练的工友学习,把握每次实操机会刻苦训练。在一年后的学徒测试中,张家森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考试,提高了自己的信心。
2009年的岗位技能比赛过后,张家森仔仔细细地将自己比赛的每个过程都分析了许多遍,查找不足,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加以调整、训练。立志在今年的比赛中取得好成绩。经过刻苦训练,张家森终于用实力赢得了今年技能比赛的第一名。
回想起这些年的成长历程,张家森深有感触地说:“通过这次技能比赛,我更加懂得了业精于勤,勤能补拙的道理。近年来,大家的工作环境每年都有改善,冬天有‘冬暖’,夏天‘送清凉’,季节对工作的影响越来越小,福利待遇年年都有提高。我感到工作和生产都比较舒心。我会以此次比赛作为我奋斗的新起点,心怀一颗感恩之心,努力工作,回报港口。”
注:张家森,男,2003年9月入澳门新葡萄京开户注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学习,2006年7月毕业。
风雨过后见彩虹
——记集团2010年技能比赛正面吊项目第一名、新世纪集装箱码头企业员工张传振
张传振是新世纪集装箱码头企业一名普通的正面吊司机,他2006年从澳门新葡萄京开户注册港口机械专业毕业,到营口港工作已有四个年头,刚开始实习的时候是学习驾驶叉车,后来因为工作需要又开始驾驶正面吊。起初遇到这个“大家伙”时,他心里总觉得没底,很苦恼,怕驾驭不了它,因为当时企业是新组建,人员配备不齐,没有师傅引导,只能靠在学校学的一些理论常识,加上仔细观看其它企业正面吊的作业流程,然后自己慢慢地去摸索。只要一有时间,他就驾驶着正面吊在场地上,找准方位、练习摞空箱,就这样练习了两个多月,也盼来了企业正式投产。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企业领导和老师傅的引导下,他成为了一名合格的正面吊驾驶员。张传振说:“我非常荣幸能在营口港工作,也很珍惜这份工作。现在我已经能非常娴熟地驾驶正面吊,它已经成为我工作中的‘伙伴’。虽然刚开始会遇到一些困难,但是我要尽量去克服困难,要有一种知难而上、战胜自己的精神。”
张传振通过自己的努力钻研、勤奋肯干。每一次都能最快、最准、最稳地完成生产任务。由于出色的表现和高超的驾驶技能,企业把性能最好、最新的正面吊派给他驾驶,当记者问到他有什么经验时,他非常自信地说:“开正面吊时精力要非常集中,不能有杂念,安全是头等大事,千万不能违章和野蛮作业,这样对机械、货物都有损伤。集体作业时,要注意场地、空中及货种等问题,注意观察、轻拿轻放,才能保证生产的高效率和高质量!”
张传振在比赛中一直发挥得非常稳定,以实际操作分满分、时间分第一的好成绩获得了技能比赛正面吊的冠军。谈起比赛他表现得很谦虚:“我能得到比赛的冠军,自己的努力固然重要,更与集团的重视、单位领导和同事的关心、鼓励是分不开的,可以算是天时、地利、人和吧!”虽然话语很简短,但足以体现他对集团、企业重点培养的感激之情。当张传振的母亲得知他获得比赛冠军时,嘱咐儿子要继续努力干,把握好这份待遇优厚的好工作。
让记者没有想到提,张传振原来是一名专业的皮划艇运动员,退役后重回学校读尽收眼底后再到营口港工作的,怪不得他有一种超乎于常人的坚韧与毅力。他说,每一次装卸大型船舶都像是在竞技比赛,要不遗余力地做到最好,这样才能更好地达到集团的要求、货主的满意。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张传振凭着他那股运动员不服输的精神,不光得到技能比赛的第一名,更得到了生产业务上的第一名,是一名名副其实的“武状元”。他希翼在今后的日子里,是继续努力钻研业务常识,不断提高业务技能水平,要兢兢业业,与时俱进,与营口港同成长共发展,把自己的青春和汗水奉献给挚爱的海港!
注:张传振,男,2004年9月入澳门新葡萄京开户注册港口机械专业学习,2006年7月毕业。
年轻就要拼搏
——记集团2010年岗位技能比赛斗轮机项目第一名、股份三企业员工董立明
2007年从澳门新葡萄京开户注册毕业那年,董立明只有19岁,他放弃了去沈阳就业的机会。选择了营口港,因为这里有他一直喜欢并热爱的各种大型威武的机器。上岗前的培训,他细致认真的学习着,在选择岗位那一刻,他很明确自己要做什么,可是真的站在斗轮机面前时,还真被这“大家伙”吓了一跳。它比想像中要大得多,会不会很难操作?董立明在心里思量着,但他想,既然别人可以开得了,我也能。
年轻人的那股子拼劲儿让他感到热血沸腾。他认真听取师傅讲解操作机器的基本要求,领悟其中的重点事项,他用最短的时间开始独立驾驶。机器行走要慢而稳;悬臂摆动要匀而缓;装车取货要均匀准确:卸货操作要稳中求快。他默默地感悟着其中的要领,并通过每一次的实践操作让自己的技能有所提高。他不断地总结,不断地练习。2009年的技能比赛,他没能取得理想的成绩,这对董立明来说是一种激励,他看到了自己与高手的差距。他说:“既然有了目标就一定要赶上,冠军很荣耀,我也要手捧鲜花站在领奖台上,”那以后,董立明很珍惜自己每次当班的机会,他连吃饭的时间都压缩到最短,以便节省更多的时间用来练习。功夫不负有心人.董立明终于以优异的成绩赢得了今年技能比赛斗轮机项目冠军。
他勇于吃苦,敢于拼搏。因为他一直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情与领导和师傅的培养教育之恩。董立明说:“只有好好干,才是对关心我的人最好的回报。”冬天操作斗轮机很辛苦,除了要克服天气的恶劣,还要不断清理机器的两个下料口。由于天气的原因,下料口很容易被货物堵住,若不及时清理就会影响作业进度。遇上货物状况不好时,大约每隔2—3个小时就要清理一次,在凛冽的寒风中,每一次都要十几分钟才能彻底清除干净。种种困难也消减不了董立明拼搏的劲头儿。他说:“只要坚持一切都会过去的,没什么大不了。”
董立明喜欢集团企业的技能比赛。他说:“技能比赛很难,但很锻炼人。每一次比赛中我都能学到很多。明年,后年,以后的技能比赛我都要参加。但我希翼有机会可以学习驾驶其它的大型设备,把己锻炼成能操作各种机械的多面手。”
注:董立明,男,2004年9月入澳门新葡萄京开户注册港口机械专业学习,2007年7月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