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机专业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成效

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成效

实训基地建设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保障,也是中职学校办学实力的标志。2011年澳门新葡萄京开户注册创办国家级示范校以来获得中央和地方的财政支撑进行实训基地建设,经过两年的时间,一个集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为一体,且与生产一线相匹配的具有仿真性的现代化港口机械实训基地实现了全面运行使用。

港口机械实训基地经过两年的建设后投入运行,在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服务社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建设成效显著,达到了财政专项资金投入的预期目的,主要成效表现在几个方面。

  • 提高质量,彰显特色

1、实践教学明显加强

按照港口机械专业大纲理论教学及实训教学的要求,港口机械专业实训基地在训练项目与训练效果上均充分满足了实践教学的需要,增加了工学教室及实训室6个,过去在教室简单完成的实训项目,现在变为在模拟实训室或工学教室完成,实训效果明显提高。实训基地的开放,不仅提高了实训基地的利用率,而且激发了学生自觉训练的兴趣。模拟的实习、实训环境与严谨科学的训练,使学生尽早、尽快地熟悉生产一线的工作环境,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完成岗前的职业培训,完成由学生向技工角色的转换,在顶岗实习时能迅速进入角色,受到实习单位的欢迎,对职业能力的培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加强实践教学,学校在成绩考核方面规定港口机械专业的学生必须通过实训基地的训练考核,合格后方可参加理论考试,有力地保障了实践教学的质量。

2、深化了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

学校借助港口机械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使以能力体系建设为核心的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化,教学研究硕果累累。借助港口实训基地明确了港机专业方向的培养工作,加强了专业技术教学,实施了精品课程建设。

3、促进了双向接轨

港口机械运行与维护专业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使学校的课程与岗位需求相接轨,使学生在获得毕业证的同时能够顺利掌握专业岗位的技术技能,为学生的就业创造了条件。同时学校坚持实习与就业相结合,使学生在校外实习基地学习时能够更好的了解及掌握企业的规章制度,掌握岗位技能及技术要求,早早的适应企业的需求。

  • 师资队伍建设水平明显提升

一是为新教师的培养提供了条件。

学校对新教师采用双重培养的方式,即新教师必须接受学科与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双重培养,经过一定时间的实训基地的培养锻炼方可承担专业课教学。同时要求专业教师先从基础实训开始培养,这一切为新教师的健康成长奠定了重要基础。

二是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提供了条件。

港口机械实训基地的建设拉近了学校与企业的距离,可使企业的专家经常到学校引导学习,同时教师也可以经常到企业去学习新的常识,以使专业教师能够更好地适应企业生产实践环境,完成生产实践任务,快速提高教师的教学及科研水平。

  • 发挥辐射功能,热情服务社会

基地建成后接纳了多所学校与教育机构的来访和交流,基地的建设得到了他们的肯定。由于实训基地设备先进,管理严格,鉴定程序规范,学校不仅能对本校学生进行职业技能鉴定外,还可以为社会从业人员,企业员工级相关院校的学生提供培养鉴定服务。港口机械实训基地建设是学校办学各方面的综合体现,能够反映出学校的办学理念,发展思路与管理水平,基地运行的好坏更能反映出学校的办学质量。在此过程中,大家深深体会到建设前的设计需要在教学方面有足够的积累,否则很难运行。建设后的运行需要在管理方面有足够的基础,否则会降低成效。港口机械实训基地的建设运行,是大家对职业教育的认识更加深刻了,视野更加宽阔了,前进的信心更足了。大家坚信,在省教育厅、市教育局的领导下,学校将进一步完善和加大对港口机械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与管理,充分发挥港口机械实训基地的作用,将使港口机械实训基地能够开展项目研究、科技成果推广、使职业教育更好的服务于经济和社会发展,逐步扩大规模,建设成国内一流、资源共享、具有示范作用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

?

XML 地图 | Sitemap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