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工学结合教学计划
一、专业名称与代码
???专业名称:机电技术应用
???专业代码:051300
二、专业定位
???(一)职业面向
????根据调研结果描述,确定学生就业面向领域,解决“为谁培养人”的问题,是确定专业目标的基础和依据
????(二)岗位面向
根据调研结果总体描述职业岗位包括哪些。解决“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是专业课程开发的基础和依据。
?????(三)职业能力分析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职业能力分析表
就业岗位
|
主要工作任务
|
职业岗位能力
|
要求
|
阶次
|
机加工操作
|
车工、数控加工
|
中级职业能力以上
|
职业综合能力
|
?
|
铣工、刨工、镗工
|
机床故障诊断维护维修
|
钳工、电工
|
机电产品的销售、技术服务
|
销售、服务
|
?
|
企业现场技术管理
|
管理
|
?
|
自动化生产线维护维修
|
维护维修自动化生产线工作
|
?
|
职业拓展能力
|
电焊工
|
焊接
|
中级职业能力以上
|
?
|
?
|
?
|
?
三、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
(一)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学问基础常识,机电技术专业理论基础常识和机电设备基本操作技能的,能从事机电设备安装、调试、维护、维修、检测等一线工作的,可持续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培养学生应牢固掌握机电专业的专业常识,具有熟练的机电专业技能,适应社会需求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等职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1、常识结构
(1)具备必需的学问基础常识。
(2)掌握机械、电工与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等方面的基础常识。
(3)了解典型机电设备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2、能力结构
(1)具有机电设备安装、调试、运行和维修的基本能力。
(2)具有一般机械加工的操作能力和编制简单零件工艺规程的能力。
3、素质结构
(1)具有守时、守信、整洁、勤奋等基础文明习惯
(2)自尊并敬重他人,易于与他人沟通、善良、正直、公道、具有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
(3)具有求真务实、勇于探索和创新的科学精神
(4)具有市场、竞争、价值、质量、创新、环保等现代意识。
(三)职业资格证书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职业资格证书
序号
|
职业资格证书名称
|
取证性质
|
认证时间
|
1
|
车工
|
社会与劳动保障部门考核合格后印发职业资格证书
|
第四学期
|
2
|
数控车工
|
第四学期
|
3
|
铣工
|
第六学期
|
4
|
刨工
|
第六学期
|
5
|
镗工
|
第六学期
|
6
|
钳工
|
第四学期
|
7
|
电工
|
第四学期
|
8
|
焊工
|
第五学期
|
四、学制和招生对象
(一)学制
三年
(二)招生对象
本专业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者
五、学时要求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学时要求表
学习领域
|
类别
|
课程门数
|
学时
|
计划安排
|
毕业要求
|
所占比例
|
公共基础学习领域
|
必修
|
9
|
404
|
404
|
?
|
限选
|
?
|
?
|
?
|
?
|
职业能力学习领域
|
必修
|
15
|
980
|
980
|
?
|
限选
|
2
|
96
|
96
|
?
|
职业拓展学习领域
|
必修
|
?
|
?
|
?
|
?
|
限选
|
2
|
120
|
120
|
?
|
项目实训与综合实训
|
29周
|
?
|
?
|
顶岗实习
|
17周
|
?
|
?
|
素质拓展
|
至少九周
|
?
|
?
|
毕业标准最低要求
|
?
|
?
|
?
|
?
六、课程设置
(一)公共基础学习领域课程
1、经济政治与社会(24学时)
经济政治与社会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引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相关基本观点教育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学问与社会建设常识教育。其任务是使学生认同我国的经济,政治制度,了解所处的学问和社会环境,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积极投身我国经济,政治,学问,社会建设。
本课程主要讲授透视经济现象、投身经济建设、拥护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参与政治生活、共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引导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基本观点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学问建设,社会建设的有关常识;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提高辨析社会现象,主动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2、哲学与人生(24学时)
哲学与人生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引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和方法及如何做人的教育。其任务是帮助学生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正确看待自然,社会的发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生发展中的基本问题,树立和追求崇高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本课程主要讲授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脚踏实地走好人生、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坚持实践与认识的统一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顺应历史潮流确立崇高人生理想、在社会中发展自我创造人生价值。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与人生发展关系密切的基础常识,提高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人生发展重要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为人生的健康发展奠定思想基础。
3、职业道德与法律(20学时)
职业道德与法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引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其任务是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社会主义法制意识。
本课程主要讲授习礼仪讲文明、知荣辱有道德、弘扬法制精神当好国家公民、自觉依法律己避免违法犯罪、依法从事民事经济活动维护公平正义。帮助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基本要求,职业道德的作用和基本规范,陶冶道德情操,增强职业道德意识,养成职业道德行为习惯;引导学生掌握与日常生活和职业活动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树立法制观念,增强法律意识,成为懂法,守法,用法的公民。
4、职业生涯规划(20学时)
职业生涯规划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引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和职业理想教育。其任务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职业理想,学会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并以此规范和调整自己的行为,为顺利就业,创业条件。
本课程主要讲授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理想、职业生涯发展条件与机遇、职业生涯发展目标与措施、职业生涯发展与就业创业、职业生涯规划管理与调整。使学生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常识和常用方法,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观,择业观,创业观以及成才观,形成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增强提高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自觉性,做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和就业,创业的准备。
5、体育与健康(92学时)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主要讲授运动与参与、增强体能、体育技能、身体和心理健康、职业素质。树立“健康第一”的引导思想,传授体育与健康的基本学问常识,体育技能和方法,通过科学引导和安排体育锻炼过程,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增强体能素质,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养成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意识,能力与习惯,提高生活质量,为全面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服务。
6、语文(92学时)
本课程主要讲授现代文阅读与欣赏、口语交际与写作、语文综合实践。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思维发展,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为继续学习奠定基础,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学问素养,弘扬民族优秀学问和吸取人类进步学问,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
7、英语(44学时)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常识,能够掌握机电专业的常用专业词汇,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和职业场景中的英语应用能力,能借助英汉字典阅读说明书等技术文件,培养学生的学问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学问素养;为学生的职业生涯,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8、数学(44学时)
本课程主要讲授基本数学运算、三角函数、平面几何、立体几何等内容。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学基础常识,具备必需的相关技能与能力,为学习专业常识,掌握职业技能,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9、计算机应用(40学时)
本课程主要讲授计算机基础常识、操作系统、因特网、文字处理、电子表格处理、多媒体App应用。使学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常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工作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应用计算机学习的能力,为其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了解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信息道德及信息安全准则,培养学生成为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
(二)职业能力学习领域
10、机械制图(88学时)
使学生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和作图方法;能够实行制图国家标准和相关的行业标准;具有识读和绘制简单零件图和装配图的基本能力;具有一定的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能够正确地使用常用的绘制工具,具有绘制草图的基本技能;
11、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48学时)
????掌握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的基础常识,学会使用相关的标准,具有选用公差与配合的基本能力,正确选用和使用各种量具,会进行技术测量。
12、金属加工与实训(40学时)理实一体化教学
了解常用机械工程材料的类别和用途、金属加工的工艺特点和应用范围、金属毛坯和零件常用加工方法,机械产品的制造过程、加工设备及工艺过程,初步具有使用常用金属材料的能力,机械产品的制造过程、加工设备及工艺过程,初步具有钳工、车工和焊工的操作技能。了解金属材料实验的基本原理和设备,具有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和正确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打下基础。
13、电工电子技术(60学时)理实一体化教学
使学生掌握电工基本理论及分析计算的基本方法;掌握直流电动机、三相异步电动机和步进电动机的基本原理及使用;具有使用电工仪器仪表的能力,掌握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常识和技能。
14、液压与气压传动(48学时)
初步掌握液压和气压传动中常用原理和使用;掌握典型液压和气压传动回路的原理、特点和应用;能分析常用机电设备的液压、气动系统图。
15、机械基础(40学时)
使学生了解构件的静力分析、基本变形形式和强度计算方法;了解机器的组成;熟悉机械传动和通用机械零件的工作原理、特点、结构及标准;具有分析一般机械功能和动作的能力;初步具有使用和维护一般机械的能力;为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和继续学习打下基础。
16、机床电气与控制(72学时)理实一体化教学
以三相异步电动机为重点,以低压电器为控制元件,以电动机控制电路基本环节为主线,分析生产机械典型设备的电气控制,培养学生对典型生产机械控制电路及其电气设备常见故障的分析能力,完成设定的工作任务。
17、机床设备维修技术(72学时)理实一体化教学
????掌握机床设备维修工艺的基本理论和基础常识,掌握维修中失效零件测绘设计的基本常识和方法,能够正确选用测绘工具并使用工具手册,具有测绘设计正确零件图的能力。掌握零部件修复的常见工艺和修理方法。了解先进的修复技术,掌握维修精度的检验方法。具有分析和解决设备维修中的一般工艺技术问题的能力,能够正确选用工具,量具,检具。熟悉拆卸、清洗、检验、修理、装配、验收试车等维修工艺过程及常见故障排除方法。具有编制和实施中等复杂程度设备维修工艺规程的基本能力。
18、金属切削机床(72学时)理实一体化教学
具有合理选用机床的基本常识。具有正确安装、使用、调整常用机床的基本常识。能按照说明书进行机床安装、检验,分析机床的传动系统和部件结构,进行机床的传动调整计算和工作调整。具有分析机床常见故障,确定机床影响加工质量的主要原因的初步能力。
19、数控编程与加工(72学时)理实一体化教学
使学生具有应用编程技术完成数控加工的能力,学生具有正确操作数控机床的能力,完成给定的工作任务。
20、PLC与变频技术(72学时)理实一体化教学
掌握常用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编程指令、程序设计方法、一般应用程序设计、掌握典型机电设备的电气控制线路工作原理、特点及工作方法,并有安装、调试、运行和维修的基本能力;具有改造、革新一般机电设备控制线路的基本能力。
21、工厂供电(48学时)
使学生在系统学习电工基础、电子技术、电器控制与PLC等课程基础上,使学生掌握中、小型工厂供电系统运行维护及设计计算所必需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常识,获得工厂供电方面的基本技能,对工厂供电设计、供电设备的选择及整定、短路电流的计算等有一个较为系统的认识,为今后从事工厂供配电技术工作奠定基础。
22、机械加工技术(48学时)
使学生掌握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与装配工艺规程编制的原则和方法,理解加工精度及表面质量,学会分析生产率和经济性。掌握典型零件的工艺分析与加工方法。
23、钳工技能训练(72学时)理实一体化教学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具有中级工的职业技能。按照工厂情景设置工作任务,使学生能够正确使用和维护保养常用设备,懂得常用工具、量具夹具的结构,熟练掌握其使用、调整和维护保养方法。掌握车间里钳工工作中的基本操作技能及相关理论常识,并能合理选择切削用量,能根据工件的技术要求编制加工工艺,完成各种工作任务。能文明生产。熟悉常用典型结构的装配工艺过程。理解定位、夹紧的概念。懂得机床维修的一般常识。
24、车工技能训练(72学时)理实一体化教学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具有中级工的职业技能。按照工厂情景设置工作任务,使学生能够掌握车床工作的一般常识。能合理地选用刀具。选用切削用量和切削液。理解金属切削过程中的物理现象及对车削加工的影响。掌握常用工具、夹具、量具、量仪的用途、使用和保养方法。具有中级工应会的切削方法,并能对工件进行质量分析,完成给定的工作任务。能熟练掌握实际生产中的计算问题和查阅有关车工技术方面的手册和资料。理解基准的意义,并掌握工件的定位、夹紧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熟悉安全生产、文明生产的有关常识,做到安全文明生产。
25、机电设备概论(48学时)
???了解机电设备发展概述。掌握机电设备分类、用途、型号及主要技术参数。掌握机电设备的基本组成及各部分结构特点、基本原理。掌握常见典型机电设备基本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及对电气控制的要求。了解机电设备安装调试及安全使用常识。
?
限选课程:
26、机电专业英语(40学时)
掌握机电专业必须的专业词汇,具有借助工具书翻译说明书的能力
27、CAD/CAM实训(48学时)理实一体化教学
学会CAXA制造工程师工具App的应用。学会线架造型、曲面造型、实体造型的方法。学会生成NC代码。学会使用模拟加工的仿真功能。具有较强的三维造型能力和数控自动编程技巧。
?
(三)职业拓展学习领域课程
28、自动化设备及生产线调试与维护(72学时)理实一体化教学
理解自动化设备及生产线的组成原理、各部分的作用及联系。了解工业控制计算机在自动化设备及生产线中的应用方法和控制系统硬件组成。了解自动化设备及生产线中的主要控制技术及电气驱动系统的原理。 掌握常见故障类型。
29、焊接工艺(48学时)
????掌握焊接电弧物理、熔化现象等内容,熟悉各种电弧焊接方法的特点,工作原理以及工艺设备等内容。了解和掌握钎焊和压力焊的基本特点和工艺,对焊接过程控制和焊接技术的进展有一定的了解。
?
七、教学组织与管理
(一)教学时间分配
机电专业教学时间分配表
序号
|
内????????容
|
周
数
|
学????????????期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1
|
理?论?教?学
|
?
|
10
|
12
|
12
|
12
|
12
|
?
|
2
|
入?校?教?育
|
3
|
3
|
?
|
?
|
?
|
?
|
?
|
3
|
毕?业?教?育
|
1
|
?
|
?
|
?
|
?
|
?
|
1
|
4
|
考????????试
|
?
|
1
|
1
|
1
|
1
|
1
|
?
|
5
|
劳????????动
|
?
|
1
|
1
|
1
|
1
|
1
|
?
|
6
|
机????????动
|
?
|
1
|
1
|
1
|
1
|
1
|
1
|
7
|
独立实训(顶岗实习)
|
?
|
5
|
6
|
6
|
6
|
6
|
17
|
合??????计
|
?
|
21
|
21
|
21
|
21
|
21
|
19
|
?
工学结合课程教学进程计划表
? ? ? ? ? ? ? ? ? ? ? ? ? ? ? ? ? ? ? ?单位:节
?
|
序号
|
 ?
|
教学时数
|
各年级教学周数及节
|
总课时数
|
理论教学
|
实验实习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10
|
12
|
12
|
12
|
12
|
?
|
公共基础学习课程
|
1
|
职业生涯规划
|
20
|
?
|
?
|
2
|
?
|
?
|
?
|
?
|
?
|
2
|
职业道德与法律
|
24
|
?
|
?
|
?
|
2
|
?
|
?
|
?
|
?
|
3
|
经济政治与社会
|
24
|
?
|
?
|
?
|
?
|
2
|
?
|
?
|
?
|
4
|
哲学与人生
|
24
|
?
|
?
|
?
|
?
|
?
|
2
|
?
|
?
|
5
|
语文
|
92
|
?
|
?
|
2
|
2
|
2
|
2
|
?
|
?
|
6
|
数学
|
44
|
?
|
?
|
2
|
2
|
?
|
?
|
?
|
?
|
7
|
英语
|
44
|
?
|
?
|
2
|
2
|
?
|
?
|
?
|
?
|
8
|
体育与健康
|
92
|
?
|
?
|
2
|
2
|
2
|
2
|
?
|
?
|
9
|
计算机应用
|
40
|
?
|
?
|
4
|
?
|
?
|
?
|
?
|
?
|
职业能力学习课程
?
|
10
|
机械制图
|
88
|
?
|
?
|
4
|
4
|
?
|
?
|
?
|
?
|
11
|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
|
48
|
?
|
?
|
?
|
4
|
?
|
?
|
?
|
?
|
12
|
金属加工与实训*
|
40
|
?
|
?
|
4
|
?
|
?
|
?
|
?
|
?
|
13
|
电工电子技术*
|
60
|
?
|
?
|
6
|
?
|
?
|
?
|
?
|
?
|
14
|
液压与气动
|
48
|
?
|
?
|
?
|
?
|
4
|
?
|
?
|
?
|
15
|
机械基础
|
48
|
?
|
?
|
?
|
4
|
?
|
?
|
?
|
?
|
16
|
机床电气与控制*
|
72
|
?
|
?
|
?
|
?
|
6
|
?
|
?
|
?
|
17
|
机械加工技术*
|
48
|
?
|
?
|
?
|
?
|
4
|
?
|
?
|
?
|
18
|
车工技能训练
|
72
|
?
|
?
|
?
|
?
|
?
|
6
|
?
|
?
|
19
|
金属切削机床*
|
72
|
?
|
?
|
?
|
6
|
?
|
?
|
?
|
?
|
20
|
数控编程与加工*
|
72
|
?
|
?
|
?
|
?
|
?
|
6
|
?
|
?
|
21
|
PLC与变频技术?*
|
72
|
?
|
?
|
?
|
?
|
?
|
6
|
?
|
?
|
22
|
工厂供电
|
48
|
?
|
?
|
?
|
?
|
?
|
4
|
?
|
?
|
23
|
钳工技能训练*
|
72
|
?
|
?
|
?
|
?
|
6
|
?
|
?
|
?
|
24
|
机电设备概论
|
48
|
?
|
?
|
?
|
?
|
?
|
?
|
4
|
?
|
25
|
机床设备维修技术*
|
72
|
?
|
?
|
?
|
?
|
?
|
?
|
6
|
?
|
限选课程
|
26
|
机电专业英语
|
48
|
?
|
?
|
?
|
?
|
?
|
?
|
4
|
?
|
27
|
CAD/CAM实训*
|
48
|
?
|
?
|
?
|
?
|
?
|
?
|
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职业拓展课程
|
28
|
自动化设备及生产线调试与维护
|
72
|
?
|
?
|
?
|
?
|
?
|
?
|
6
|
?
|
29
|
焊接工艺
|
48
|
?
|
?
|
?
|
?
|
?
|
?
|
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周学时
|
?
|
?
|
?
|
28
|
28
|
26
|
28
|
28
|
?
|
注:带星号的课程为理实一体化教学
(三)独立实训项目安排
?
机电专业独立实训项目安排表
序号
|
内????????容
|
周
数
|
学????????????期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
实践教学
|
1
|
职业认知实训
(4周)
|
?
|
车1
焊1
钳1
铣1
|
?
|
?
|
?
|
?
|
?
|
2
|
初级技能训练(3周)
|
?
|
?
|
车1
焊1
钳1
?
|
?
|
?
|
?
|
?
|
3
|
制图测绘(1周)
|
?
|
?
|
1
|
?
|
?
|
?
|
?
|
4
|
数控编程加工实训(1周)
|
?
|
?
|
?
|
?
|
1
|
?
|
?
|
5
|
机床电气维修实训(2周)
|
?
|
?
|
?
|
2
|
?
|
?
|
?
|
6
|
电工电子实训(1周)
|
?
|
1
|
?
|
?
|
?
|
?
|
?
|
7
|
课程综合实训
(钳2+车2)
|
?
|
?
|
?
|
2
|
2
|
?
|
?
|
8
|
PLC与变频技术实训?(2周)
|
?
|
?
|
?
|
?
|
2
|
?
|
?
|
9
|
机床装拆实训(2周)
|
?
|
?
|
2
|
?
|
?
|
?
|
?
|
10
|
考证训练 (2周各个工种)
|
?
|
?
|
?
|
?
|
?
|
2
|
?
|
11
|
焊接实训(1周)
|
?
|
?
|
?
|
?
|
?
|
1
|
?
|
12
|
机床维修实训(2周)
|
?
|
?
|
?
|
?
|
?
|
2
|
?
|
13
|
液压气动实训(1周)
|
?
|
?
|
?
|
1
|
?
|
?
|
?
|
14
|
自动化实训(1周)
|
?
|
?
|
?
|
?
|
?
|
1
|
?
|
15
|
生产实习(顶岗实习)
|
?
|
?
|
?
|
?
|
?
|
?
|
17
|
16
|
机械加工技术实训(1周)
|
?
|
?
|
?
|
1
|
?
|
?
|
?
|
17
|
工厂供电实训(1周)
|
?
|
?
|
?
|
?
|
1
|
?
|
?
|
小计
|
?
|
5
|
6
|
6
|
6
|
6
|
17
|
合??????计
|
?
|
21
|
21
|
21
|
21
|
21
|
19
|
?
?
(四)实训教学基本要求
1、性质和任务
实训实践是中等职业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基础性实践教学环节,是实现本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它的任务是:使学生巩固相应课程所学常识,具备从事机电技术应用工作所必须的基本实践能力。
?
2、教学目标
学生在校内实习工厂或实训基地中,通过系统的操作训练,应达到如下要求:
(1)通过机械加工的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使学生掌握车工、钳工、焊工的基本操作技能和相关的基础常识,达到中级操作工的水平,获取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初步了解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具有机械加工制造及装配的能力。
(2)通过电工、电机、机床电气实训,使学生了解常见电机、电器的基本结构,掌握仪器、仪表的使用。学会工厂电气控制线路的接线与维修。具有电机维修的基本常识和能力,具有维修维护机床电气运行的能力。
?
3、教学内容及要求(四十六周)
(1)职业认知实训(4周)
????使学生对未来职业岗位有个大概的了解。对车工、钳工、焊工、铣工、刨工等机械加工工种有个初步的认识,对机械加工设备有一定的认知,具有简单的使用设备能力,为后续课程学习打下基础。
(2)初级技能训练(3周)
????使学生通过本过程的训练,具有初级车工、焊工、钳工技能操作水平
(3)课程综合实训(4周)
钳工(2周)
对所学《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课程内容的综合训练。完成锉配件的训练。按照职业技能的要求,完成工件的加工,达到中级工水平。
车工(2周)
对所学《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课程内容的综合训练。按照职业技能的要求,完成工件的加工,达到中级工水平。
(4)制图测绘(1周)
让学生对所学制图常识有个综合的认识过程,通过典型零、部件测绘训练,提高制图、看图水平
(5)电工、电子实训(1周)
使学生掌握电工安全规程中的有关内容;认识常见的电工材料;掌握基本电工工具及万用表的电路测量;会安工艺要求,安装室内照明电路。掌握常用电工仪表的分类、型号的意义、使用原则。
教学内容:入门引导、照明线路、万用表、安全规程、常用电工仪表的使用。
(6)机床电气维修实训(2周)
使学生能阅读和理解电气原理图与电气安装接线图。能检查和排除简单故障。能选择电气元件、掌握典型设备电气控制线路。熟悉常用电工工具的操持和使用方法。选择低压器件的方法。装配工艺要求。电气控制电路基本环节的安装训练。
(7)机床装拆实训(2周)
让学生通过对机床的装拆,掌握机床的结构,进一步理解工作原理
(8)液压气动控制实训(1周)
????使学生通过对液压回路的运行实习,进一步理解各种元器件的作用
(9)PLC与变频技术实训(2周)
????使学生具有初步设计程序控制的能力、熟练应用各种指令,完成给定工作任务程序的设计
(10)数控编程加工实训(1周)
让学生通过仿真加工检验并修改所编的程序,实现按照图纸加工,完成给定工作任务。
(11)自动化实训(1周)
?????学会典型自动化设备维护与维修
(12)技能鉴定考证实训(2周)
结合技能鉴定要求,开展理论与实践技能的培训,使学生获取车工、数控车工、钳工、维修电工、铣工、镗工、刨工等各个工种的中级职业资格证书
(13)机床维修实训(2周)
????对机床的机械、电气故障进行诊断、维修,使学生对所学的常识加以综合运用
(14)焊接实训(1周)
????通过此项训练使学生具有中级的职业操作能力
?
(15)生产实习(顶岗实习)(17周)
学生到企业完成各种训练,接受岗位训练和企业学问,能胜任未来就业需求
(16)工厂供电实训(1周)
让学生学会工厂供电相关实践技能
(17)机械加工技术实训(1周)
完成典型零件加工工作任务,实现对机加工技术的的应用
?
4、素质拓展
(1)入学教育与军训(三周)
入学教育本着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和校规校纪教育,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热爱专业,具有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而奋发学习的态度。
为使学生学习军事常识,对学生加强组织纪律教育,可根据具体情况组织军训,内容主要是队列、投弹、射击、防化、防空等常识。
(2)思想政治教育
除政治理论课外,每周安排二学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计入总学时数,其内容包括:形势教育、党的方针政策教育四项基本原则教育、共产主义的品德教育、社会主义法制教育和美学教育,下厂实习期间也应做好安排,全体教职工要注意“教书育人”,做好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
(3)劳动教育(五周)
为了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和劳动习惯,要加强对劳动教育的组织领导和考核,其内容主要是参加工农业生产义务劳动和社会公益劳动,也可以安排环境卫生、绿化、实验室和建校方面的劳动,一般每学期安排一周。
(4)课外活动
为了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除早操、间操、眼保健操外,每天应保证一小时文体活动时间,对学生正当的兴趣爱好、特长要特别加以扶植、疏导和培养,对成绩优秀或在某方面有优异才能的学生要创造条件,使他们的智能和特长得到充分的发展,为此可以举办各种第二课堂讲座、社区活动、勤工俭学活动,社会调查及社会实践活动,活跃和丰富学习生活。
(5)毕业教育(一周)
毕业教育着重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教育学生胸怀大局,树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就业观,到祖国经济建设最需要的地方去,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做好思想、学生鉴定、看成绩、找出差距、以利于毕业后更好的发展,更好的适应企业要求。